這個問題嗎不用說,都是有錢的人,和有權的人家風光,沒權沒錢的人家,他和誰家去風光浪費起,大家說說是不是,謝謝吧。,,,
感謝盛請,結婚彩禮確實是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,也是千千萬萬大眾父母頭疼的事,要也不好,要,人家會說三道四,說女方太勢利,重財不重情。不要也不好,農村幾千年禮節風俗,男方總要表示一點誠意吧,閨女養這么大也不能白跑人家吧。彩禮確實是大眾揪心的事。
農村上一輩人家庭條件不是很好,彩禮這是意思意思,作重看人,兩人是否有緣分,兩個人是否對眼,老百姓也沒有為彩禮發過愁,小兩口家庭生活也很好,夫妻感情也默契,同甘共苦一路走來相濡以沫。
而現如今生活條件好了,大齡剩男剩女返而多了,攀比的心理強了,好的沒傳承,彩禮卻變味了。勢利眼多了,首先是要房要車,另外再加昂貴手飾和彩禮,那是成家立業,純粹是在炫耀,有的害得男方債臺高筑,慎至造成婚后家庭不和,夫妻矛盾重重。為父母的不是兒女一生幸福作想,而是斷送兒女幸福,不是關心愛護而是害了女兒,社會的可悲,家庭的不幸,為兒女幸福不能在麻目不仁。
有緣人千言萬語也道不盡,總之兩個字覺悟。網圖。
謝邀請!
我覺得咱們中國人的薪水經濟收入,都被人情世故左右了!
舉個例子:今年三月份,我妹妹的兒子結婚了,我們姐妹兄弟五人(加妹妹六人)從全國各地坐飛機的、火車的、近點的開車,我也從國外趕回來參加婚禮!
路費和自愿給親朋好友帶來的禮物不算,喜禮封1000元(有約定統一標準)薪人磕頭禮1000元,這三年間姐姐兄弟增添了四個孫輩4000元(每個小孩1000元),回老家上墳(父母墳在農村老家)七大姑八大姨,有生病的有兒女在外地的,我們平均每人付出現金7500元(禮物不算,實際每位老人我們都給的不多,也照顧到家庭條件不好的姐妹),大姐夫生病,我們又每人給了2000元,有兩家去年搬遷到新房,再付2000元,還不算突發狀況!
忘了說我還有一個90歲的婆婆,由于我不能在身邊盡孝,所有的費用支出是我來付,每月3000元(生病另算),讓弟媳也是妯娌在老家幫忙照看,每次我回去另付5000元給妯娌(有時再多點),謝謝她對婆婆的關心和照顧,然后再聽一段婆婆如何如何難伺候的嘮叨!
我四妹條件差點,她說:每次家庭有喜事都花光她所有的積蓄。
喪事更可怕,三年前我三嬸去世,因為沒女兒,我們侄女就算頂女兒的角色,光上禮就是每人10000元,然后農村那些事兒真多,紙扎的東西,花圈禮帳(禮帳上寫個字都要100元,扎個白腰帶也是100元等等)!
我不崇洋媚外,但他國的優點我們可以借鑒!我大兒子在新加坡結婚,本來要去日本度蜜月,我不喜歡日本,他們就去了泰國玩了15天,回來給同事發點糖就算可以了!
生孩子更簡單:單位的會計拿一張表格送到辦公室,上面寫明誰得貴子,賀禮分別是1元.2元.4元.5元,8元封頂(據說以前有10元的),你可以在你的名字那里點上任何一個規定的數字,下個月會計會從薪水里扣除,沒有私下里再封禮金的道理!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?
我很反感那些以考學升職喬遷新居為名 ,聚財的人,我兩個兒子考學出國留學,我們搬遷從來沒請過客人,親戚朋友的條件參差不齊,讓他們掏腰包我們過意不去!
希望在不久的將來,人們的思想觀念改變,請客送禮,不要影響到正常的生活,這樣社會就進步了!什么彩禮?就是不應該要的,沒聽說哪個國家嫁女兒,還要錢的,要了就有賣的含義,不是嗎?讓新人過好日子不好嗎?(千萬別噴我,我只是感慨罷了)!
說得太多了,謝謝大家!
農村人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守舊,特別是中原和北上地區,農村孩子比較多的情況下,嫁一個女兒必須夠錢自己的兒子娶回一個媳婦,窮人的思維只能在女兒的身上打主意,導致了惡性循環,兩廣地區嫁女兒只有賠本,他們的父母不想要錢嗎不是,只是讓女兒以后不要過得那么的辛苦
教堂婚禮首先肯定得要場地費吧,還得布置一下,像走廊
工作室的價格基本都在3000左右4-5套造型的樣子,都差不
知道的不多列一些常見的民間傳說和風俗: 【水猴(水
餐廳貼墻面是簡約吧臺酒架造型設計的充滿著濃郁的藝術